听者有其屋—关于室内声学的一点发烧实践(图1)

转自laowoniu.com

  【家庭影院网 HDAV.com.cn】 对中国发烧友来说,或者更加明确点,对上海发烧友来说,房子-----是大家心中永远的痛,房间可被当做第一大重要的器材,没有理想的房间,纵然你有百万顶级器材,也还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上海的房价,无疑是对烧友致命的打击,呵呵,这个是题外话了。

www.hdav.com.cn

  鄙人没有论坛某些“高人” 专业背景和“丰富理的理论知识”以及傲视群雄的气魄, 有的只是实践的经验,和中学物理课程上学到的一些初浅的基本计算方法。相信大家也肯定都知道。(中学没毕业的除外 ) 转自www.laowoniu.com

  室内声学,也是发烧友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说得通俗点,无非就是喇叭的摆位啊,房间的简单声学处理。我的观点是,家里毕竟是个休闲安居的地方,不是物理实验室,不需要做什么复杂的实验啊,我也不懂什么高深的声学知识。所以凭借中学物理课程上学到的一点皮毛,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可能某些属于经验之谈,并无理论依据,欢迎大家参与讨论,指正。 微信号:860275582

  听者有其屋—关于室内声学的一点发烧实践(图2)

https://www.hdav.com.cn/play-hometheater/4897.html

  每个烧友都希望自己有一个理想的房间,长宽比符合黄金分割:1:0.618。而且是全封闭的长方型。但这只是理想,呵呵,特别在上海。那么在绝大多数朋友的家里都不具备这样理想条件下,您首先要知道自己房间的缺陷,这个缺陷是指-----房间的共振频率,也是容易产生驻波的频率段,房间的共振频率是对您的整个室内频谱特性起直接影响的,我们都知道,喇叭都有一个频谱特性,但那是在消声室里测量得到的,是排除环境因素的。但实际在家庭聆听环境下,您实际听到的声音频率特性是综合了房间的声学特性的,所以并不是直接从喇叭里发出的声音,它还要受到房间总体频率响应是否平坦的影响。才形成了最终的听感。包括室内的建筑材料等一些因素。 转载请注明出处,www.hdav.com.cn

  根据这个指导思想,鄙人的房间是长4.5 米,宽3米,高2.7米(去除了地板的高度后),来计算一下我的房间的哪些频率段容易产生驻波。凡是中学毕业的朋友都知道:声音传递有2个因素:温度和空气。不过一般我们都以20摄氏度为标准。定出声音以每秒344米的速度传播。温度每升高1度,距离增加0.607公尺。这个是高中物理书上这样定义的,非本人遐想。那么根据一个简单的公式:F=St/2L ,其中St=344(假设是20度的时候的声速),F是共振频率、2是指倍数,L是房间的长、宽或高。这是计算2个平行平面之间的最低共振频率,是基础共振频率,但实际上,房间里2个平行面之间还有很多高次谐频,都是这个基础频率的整数倍。但实际聆听时候,对声音影响最大的是300HZ以下的共振。 https://www.hdav.com.cn/play-hometheater/1764.html

  那么根据这个公式:我把自己房间的长,宽,高,代入这个公式计算: www.hdav.com.cn

  我的房间:长4.5 米,宽3米,高2.7米,得到3组数据:

  长4 .5米(间距)的2个平行墙面的基本共振频率=344÷2÷4.5=38.2 HZ,那么他的倍频程的共振频率分别为38.2 , 76.4 , 114 , 152

  宽3米(间距)的2个平行墙面的基本共振频率=344÷2÷3=57.3 HZ,那么他的倍频程的共振频率分别为57.3 , 114.6 , 172 ,229

  高2.7米(间距)的2个平行墙面的基本共振频率=344÷2÷2.7=63.7 HZ,那么他的倍频程的共振频率分别为63.7 , 127.4 , 191, 254

  从以上3组数据我自己得到了一个结论。在宽和高里, 114HZ可能有一个明显的驻波。会造成低频段不够清晰,层次感欠佳。那么如果阁下的房间是正方型的话,必然有2组数据完全一样,或者基本接近,将产生很严重的共振驻波,这个也就是烧友常说的,正方形的房间做听音室不理想的更本原因,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换房间。长,宽和高正好成整倍数的也不理想,必然会有2个数据完全一样。

  根据本人的计算结果,鄙人房间的驻波频率基本都在114HZ两个点附近。

  难怪有些烧友来我这里实际聆听后的感受是:低频段总有“嗡嗡”的感觉,人声低段的(100-200HZ左右)清晰度也不够,总感觉男歌手是在感冒唱歌!!

  有了客观的测量数据,和烧友们的实际听感回馈。在好友的帮助和建议下,我对房间做了如下改造:消除驻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2个平行的墙面之间表面凹凸不平,呈现不规则慢反射。避免镜面反射。我在第一反射点附近做了一个深10CM,宽60CM,高1 .4米的书架,内部放满了书籍和cd。并在靠近喇叭一侧,再贴5CM厚的吸音海面。起到既吸收了一定的反射,又扩散打散驻波的作用。在喇叭的后墙角也放置了深25CM的扩散板,彻底消除2个相对墙角的驻波。经过一番改造后,经朋友们再次聆听后,觉得改善很大,驻波基本消除。声音的清晰度大大提高。男声再无感冒一般的鼻音。

  再来谈谈,喇叭和听音位置之间第一反射点的影响和我自己实践后一些处理方法。

  关于第一反射点,到底是要吸音还是扩散,其实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很久了,鄙人也请教过室内声学的专家,《现代音响技术》的编辑陆全根先生,他给我的回复是两者都需要,到底哪个为主,看实际聆听后的感觉,因为,每个人房间情况都不一样。那么只有我自己去实验了。为什么第一反射点特别重要和关键呢?陆先生的解释是:当喇叭在震动发出声波的时候,有一个直接到达耳朵的声波,还有一个经过第一反射点反射后到达耳朵的声音,如果这2个声音的时间差在25微秒以内,人的耳朵难以分辨,但如果超过了这个数值,就能产生回音。会影响声音的清晰度,使声音浑浊。这个就是为什么第一反射点要重点处理的根本原因,但也不是完全消除第一反射点的反射就最理想,那样的话,声音可能很干,不够润泽。

  一个喇叭有6个第一反射点,四面墙壁和天花板和地面,2个喇叭就有12个第一反射点。如果房间大,这个12个反射点对声音的影响会小些,而房间小,就大,鄙人很不幸,房间偏小,所以,小房间的声学处理比大房间更加困难。

  为了减轻第一反射点对声音的污染,对于书架式喇叭,内凹一定的角度,可以减少第一反射点对低频的影响,可以提高低频的清晰度,经过我实际的实验,确实如此。并非 “意淫”。 。我的个人经验是,如果您的书架喇叭低频不够清晰的话,可以尝试适当的内凹一定角度,对于落地大型喇叭,由于鄙人经济条件有限,买不起,所以没有做过实验,无从得知:内凹角度对提高落地喇叭低频清晰度是否有用。

  对于书架喇叭到底内凹多少妥当,还是要每个人自己尝试后才能确定,并无具体数据,一般也就10-20度之间。

  听者有其屋—关于室内声学的一点发烧实践(图3)

  关于听音位置后面的处理,我的实践经验是,以扩散为主,吸音为辅,鄙人具体的做法是整个背墙从地到上,做了深40cm的书橱,全部放满不同大小的书籍,同时起到了2种效果,既扩散,同时又吸音,书本纸张的吸声系数非常理想。但书橱的深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扩散频率的范围,这个道理其实和扩散板是一样的,一个100HZ的低频,经过计算,扩散板要做75CM深,显然在家庭条件房间面积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是不现实的。

  关于低频的吸收问题:大家都知道,低频的吸收和高频有很大的区别,主要是靠不规则多孔的薄板(一般为木板)共振的原理,来消耗低频能量,建材市场里出售的吸音板其实也是这个原理,安装的时候离开墙壁有一定的间距,间距越大,吸收消耗的频率越低。在很多剧院,会议场所,大家都可以看到类似的装修,主要是为了吸收中低频的能量,让声音的清晰度有一定提高,减少中低频回声残响。

  但家庭的听音环境不可能有剧院和企业会议室那么大,而且,对很多朋友的系统来说,低频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甚至更本没有,这时候,你再在墙面做很多多孔的薄板,来吸收低频的话,势必造成系统低频过少,声音缺乏规模感,和蓬松感。低频弹跳力也不够,显得很干,很紧。影响了声音的平衡度或活生感。

  我个人的实践经验是,在家庭小空间里,无需对低频做过多的吸收,只要做好低频扩散即可。过多的吸收低频,等于降低了功放的效率。至于是什么理论,我也不清楚,还有待大家进一步探讨。

  听者有其屋—关于室内声学的一点发烧实践(图4)

  中高频率的吸收却是家庭听音环境下的重点,我的经验是,如果是听古典音乐为主的,房间的吸音面积不能超过30%,家庭影院则要多得多。理论上房间的残响控制在0.2-0.3秒之间,这个数据对一般业余发烧友来说是无法测量的,那么很简单,你在房间里大力击掌,掌声清晰有力即可。如果有明显的回音,则中频的吸声还不够。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吸收中高频的能量,就是墙面挂窗帘,窗帘的材质越厚实越好,窗帘离开墙面的距离越大,吸收的频率越低,窗帘最好选全棉的,麻布的,双层的最佳。太单薄的话,则效果不明显,化纤材质也效果不大。挂窗帘有个好处,可以根据吸音量的多少随时调整吸音面积,还有美观的作用,有些朋友喜欢在墙壁上做软包,这个方法不是不好,但有个缺点,无法调整吸音的量,往往不是过头就是不够。除非你做成可拉动式的。 但在喇叭后面中央的墙面做软包则问题不大,这个地方个人的建议还是要吸声,而不是扩散,我看见很多朋友都在这里放置扩散板,鄙人并非说这样做不可以,但就我实践的结果来看,喇叭后面的中央放置扩散板影响中间的定位,人生口形也偏大和散乱,凝聚力也不够好,音场的深度也略浅,但依然有很多店家的听音室如此设计,不知何故。

  听者有其屋—关于室内声学的一点发烧实践(图5)

  关于地面的处理,有条件的话,可以适当在第一反射点的地方也可以放置一块厚羊毛地毯,面积在3-4个平方。

  天花板的处理:千万不要做什么石膏掉顶,因为内部空心的缘故,相当于一个被动式单元,在某个频率段会产生强烈的共振,其实所有的空心物体都有一个共振频率产生,严重污染声音,有条件的可在听音位置和喇叭的中间放置一个葡萄架,相当于顶部第一反射点。还可以在葡萄架上放些装饰品,来吸收扩散一定的中高频率的声波。

  最后一点很关键:两个侧墙的结构,材质,必须完全对称,它将直接影响音场的完整度和对称性。我看见很多朋友家里,喇叭的2个侧墙,一面是光墙,一面做了个悬挂书柜,侧墙的结构严重不对称,音场出来是歪的,总是偏向一面。甚至还会有左右不一样响度的情况,关于这点,很多把器材放在客厅的朋友就太不理想了,要知道音场的再现是要靠2个侧墙的反射的。在客厅里如果是放长边的话,2个侧面基本没有反射,即便有,也是严重不对称,一面是饭厅,一面是阳台玻璃落地门,从材质到结构无任何相同之处,自然音场也缺乏包围感和三维的空间立体感,不过客观条件限制,也不能都怪烧友,毕竟独立的房间在上海是很困难的,有地方住,有地方烧就不错了。

  听者有其屋—关于室内声学的一点发烧实践(图6)

  室内的灯光设置,请不要安装带整流器的日光灯,最好是钨丝射灯,带整流器的日光灯一则有噪音,二则可能对高频会有干扰。灯光不必太亮,幽雅,安静,创造一个休闲的居所环境。

  还是那句话,家庭是个安居的场所,不是物理实验室,不要搞得都是很专业的吸声材料和扩散板,一则不美观,二则家里领导也未必同意。窗帘和书橱是2个很效的手段。

  本人无意冒犯论坛权威,但求和大家分享心得。还是那句话:一切从实践中来。只有实践过了,才有发言权。所有凭空的猜想和放空炮都毫无意义,我们不是搞科研,也不需要发表什么论文,一切从实践里获得乐趣。更多新鲜好玩的家庭影院资讯请关注家庭影院网http://www.hdav.com.cn (微信:hdavcomcn),全国极具影响力的家庭影院音响玩家互动媒体网站。

  注:本文转自爱影音。 作者 :沈摄影师 。版权声明: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家庭影院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