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根植于人类基因的最本能的需求,人类文明史上为音乐而生的产品也有悠久的历史。“伟哉华夏乐 亘古一脉通 击石百兽舞 箫韶奏九成”,天地万物为乐而动。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音乐形式,古代音乐、西方艺术音乐、文艺复兴音乐、巴洛克音乐、浪漫主义音乐,一直到20及21世纪音乐,聆听成为每个时代人们内心情绪最自由一种表达方式。

https://www.hdav.com.cn/play-hometheater/1764.html

  专访天逸掌门人李智:听好的声音,做有品味的产品(图1) 微信号:860275582

  不过让音频设备广为流传的还需追溯到两家著名企业两个里程碑式的产品,索尼的Walkman以及苹果的ipod,它们分别成为了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最流行的大众音频设备。 微信号:860275582

  而在传统音响领域,也有这样一家企业,历经了25年风雨,用技术不断为品牌正名,在中国市场开拓了一股“音乐发烧风潮”。他们的产品或许也将成为当下这个时代的流行经典。而这个品牌就是天逸。1992年8月至2017年8月,正值天逸成立25周年之际,PConline对天逸掌门人李智进行了一次深度采访。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在发烧友圈子中口口相传的天逸,都有哪些故事。

转自老蜗牛家庭影院博客

  专访天逸掌门人李智:听好的声音,做有品味的产品(图2) 微信号:860275582

  今年是天逸创立的25周年,您在创办天逸这个品牌之初的愿景是什么?当时有没有预想过天逸会成为中国音响行业的领导品牌? www.hdav.com.cn

  天逸在92年成立的时候,说实在的并没有想得长远,也没有一个几十年的长远规划。只是随着品牌不断运营下去,这种愿景就越来越明晰。在新产品出来之后,总想后面的产品做的更好,未来的平台做的更好。希望能进入中国一流的音响企业,甚至是世界性的品牌。当然这些想法都是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

转自老蜗牛家庭影院博客

  天逸的成长道路坎坷波折,从做电路板开始到卡拉OK整机产品、功放,后来又进入家庭影院。这期间有没有感到焦虑的时候?面临的最大危机是什么? www.hdav.com.cn

  92年到99年,那一代人从物质短缺到解决温饱,开始对家电有一些追求,特别是音响产品。我们就是在这个阶段迅速发展起来的。

  2000年之后,消费的热点就有一些转变了。当时有中国的电脑和网络开始普及、夜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大家业余娱乐的方式变得多元化。音响并非业余生活的一个主要方面,整个产业逐步下滑。此时公司遭遇了第一个瓶颈,供过于求,公司开始出现负增长。当时市场已经越做越大了,在这种销量下滑的趋势下怎么去维持现有的规模,怎么让公司继续经营下去,这变成了一个关乎生存的问题。

  什么样的机遇让天逸起死回生呢?

  99年之前我们在成都还叫做亚迪实业有限公司,发展势头非常好,由于当时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比较低,所以公司有三四百人的规模,厂房的面积不够用,所以来广州建了一个新的公司。

  新公司开张一年就遇到了生产需求下滑的问题,开始是因为产能不够,所以两边工厂同时开工。面对市场突然的变天,公司便同时出现了产品滞销、压库积压,物料过剩等问题,一下占用了很多资金。当时中国正对加入世贸进行谈判,我们很自然的就跟着大趋势走,开始做外销。

  但那几年本身效益已经在下滑,利润非常薄,但却需要开拓一个新业务,是一个蛮大考验。一个纯粹做自己品牌、做国内业务的公司,突然要做外销,最大的困难就是第一单的生意该怎么做起来。所有国外的客户都会问:你给哪个知名品牌做过?他们通过这个来考量你值不值得信任。

  这就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当时我们在《环球资源》每一年都投入几十万的广告费,有很多企业会过来咨询,但因为我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很难做成。后来我们还去了几个展会,比如说柏林的IFA展,拉斯维加斯的CES,以及上海CES ASIA,陆续参加了几年,每个展会的开支都是几十万。

  就这样前三年基本连个小单都没有接到,后面有些单也很零碎,外销这一块业务入不敷出。直到03年,我们才真正突破了第一单、第二单,有了比较固定的客户。外销业务开始有了转机。

  现在行业内有什么样竞争对手,依然是值得天逸敬畏和学习的?

  那当然非常多了,首先我们目前所做的音响,还没有做到Walkman和ipod那样大众化,这样的产品几乎可以覆盖到每一个人。我们的客户当初一直叫我们做跟ipod配套的器材,当时在欧美是非常火爆的,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都没有进入这样大众化的市场。

  之前一直做的都是Hi-Fi音响、家庭影院,以及别墅定制级的私家影院器材。这个市场目前占有率高的只有几个品牌,比如说天龙、雅马哈、安桥,他们的品牌在全球市场都有较高的知名度。

  现在我们拥有自己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和研发团队研发,每年都会申报很多项知识产权,在国内有自己已经经营了二十多年的天逸品牌,在国外我们和美国DOLBY、DTS、ADI、CRS等全球顶级的音视频企业均有深度合作,作为民族品牌,作为中国音响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如何让“天逸”始终保持国内领先,逐步走向全球是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传统音响市场现状是怎样的?

  我感觉传统音响市场越做越窄,每一年的总需求都在下滑,越来越往个性化定制和客户高端化发展。但实际上人们对音乐的追求并没有下降,从大的音响产业来讲他是扩张的,只是产品的形态和形式改变了。以前大家听音乐就坐在客厅里或者听音室里,去听我们做的这样的产品。而现在大家用耳机、手机、便携式的随声设备听音乐。而且这些便携设备播放音乐的能力比从前有了很大的飞跃,并不亚于当初的Walkman和ipod。这就造成了人们不愿意在家里们构建那么大一套的设备,在受限的空间里听音乐。

  很多科技公司都在做互联网音响、人工智能音响,您怎么看待这样的产品?天逸会在这方面有所行动吗?

  比如说亚马逊的echo,现在大家之所以如此推崇智能音箱,我觉得是大家对它赋予了一些音箱本身之外的想象,或者当作家居智能化的一个入口,成为更大产业的一个载体,不过这样的智能音箱,已经超越了音箱自身的一些属性,和互联网结合得更紧密,当然我们也会有一些思考,做跟上时代的产品。

  杜比全景声是近几年比较火的一个技术,天逸在今年发布了国内首款全景声音响产品,天逸悦享一号。这个产品有着什么样的战略意义?

  天逸“悦享一号”是突破之前产品结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产品。我们公司做了二十多年音响了,但并没有做过电视音响 ,英文名叫soundbar。以前之所以没做,是觉得这个产品的技术门槛太低,被国内厂家把价格也做得非常低,没有什么空间。直到Dolby-Atmos的出现,它运用了杜比最新的音频技术,从音频本身的编解码,到用户端的DSP数字音频的处理技术,门槛比较高,并不是容易做的产品。

  它对于音效的改善的确是非常显著的,也迎合了大家既需要一些好的音响,同时又不愿意体积太过庞大的诉求,这也是我们产品转型的契机之一吧。现在的电视画质方面进步非常显著,屏幕从小到大、分辨率从4K到8K,还有像HDR、Dolby Vision、量子点、OLED这样的显示技术。

  Audio和Video是一体化的,电视画质有了巨大提升,可是电视音响基本上原地踏步,甚至还退后了。以前的显像管电视留给音响的空间大,喇叭单元肯定做得大,中低音频、人声都非常充裕。而现在的电视越做越薄,喇叭只能越做越小,甚至于很小的喇叭都把它堆在下面,一个喇叭它是有指向性的。所以很多电视机的音响还有很大进步空间。大家总是考虑画面做得极致的时候,总该关注一下声音的改善。Soundbar在国外已经流行很多年了,在中国才刚刚兴起,未来肯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有没有可能和电视厂商进行合作,联合开发搭载杜比全景声和杜比视界技术的家庭影院产品?

  目前我们同国内主流的电视厂商都有合作。我们一直潜心于音频技术,所以在Dolby Atmos出来不久,我们就已经掌握了这一技术。电视厂商希望尽快推出搭载Dolby Atmos的产品,也就希望和我们有深度的合作。Dolby Atmos和Dolby Vision配套会带来更好的音画效果,所以国内有几家大的电视厂商在他们的高端系列产品中都同时搭载了这两项技术。

  在天逸未来的规划中,还有那些目标和梦想?

  短期目标,希望能作出现有架构之外的一些新产品,实现产品的转型。

  中期目标,希望能尽快做成国内一流的知名音响品牌,目前天逸在行业内可能经销商、从业人员和知深的发烧友都知道,但是对于普通消费者还是比较陌生,希望普通的消费者也能够了解天逸。

  远期目标,希望天逸能逸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品牌。

  都说音响、耳机是“玄学”,那要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搞懂这门“玄学”,怎么去选购好的音响产品呢?

  一个产品本身的好坏有很多方面,消费者的关注面也有差异。外观、音质、价格、稳定性,这些都是消费者关注的不同角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也不太好绝对的评判。

  不过毕竟是买的音频产品,声音的表现肯定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但是声音这个东西,如果完全没有经验的就很麻烦。有个一个简单的技巧——对比,对比就能很明显的感觉到差距。如果你不是发烧友,最好就是找一个大家公认的比较好的产品来进行对比。同一个播放设备,同一首曲子各自听一下,声音好坏一目了然。

  如果想要培养这种听感?方法就是多听。多听好的东西,听惯了好的东西再听差的东西,你一下子就感觉不是这个味儿了,特别是听你自己熟悉的东西。

  25年的峥嵘岁月,天逸已经历练成为中国音响产业的领导品牌,凭借对行业敏锐的洞察和对产品孜孜不倦打磨的精神,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天逸还有巨大的潜力开拓更广阔的市场。未来,拭目以待。